《学问高低与学历真假》——贺铿浅议“陈春花现象”
《学问高低与学历真假》——浅议“陈春花现象”
原创 贺铿 经济与时评
最近,学问学历象北大教授陈春花学历造假在网上议论纷纷。高低我浏览了部分网文,真假有几点感受:
1、贺铿花现“陈春花现象”
依我观察,浅议“陈春花现象”并不个别,陈春是学问学历象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
陈春花“学历造假”也并不很严重,高低更有甚者俯首可拾。真假实在说,贺铿花现陈春花学历不算差。浅议1986年获华南理工大学无线电系工学学士学位,陈春2000年获新加坡国立大学企业管理研究生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学问学历象应该说,高低在当年是真假“凤毛麟角”。
想当年,为了适应“干部知识化”要求,有多少领导干部在名校获得了硕士、博士学位?而且因为工作忙,相当多的“硕士”、“博士”没有亲自上过课,没有与导师见过面,论文也是秘书或者别的人操刀写的。与这些人比较,我认为陈春花的学历还是很有“含金量”的。
2、崇洋媚外,自轻自贱
产生“陈春花现象”的土壤是崇洋媚外,自轻自贱。
崇洋媚外、自轻自贱者,其实质是自己没有底气。没有底气是因为他(她)们没有真知。即使留学囯外,也不过就是《围城》中的方鸿渐。
底气来自真知。没有底气的人百分百是面对现实的问题一无所知或者一知半解。因为自己不是真的懂,就不懂装懂,或者拿洋人、名人的话来吓唬别人。这就是毛主席说的那些“言必称西腊”,自己充当“留声机”的那种人。亦即“崇洋媚外、自轻自贱”的人。
3、造假的社会根原
学历造假是社会逼出来的。有个人原因,更有社会原因。老师、学校和政府都有责任。因为没有硕士、博士学位,机关干部晋不了级,学校教师评不了职称。如果在今天,我想陈寅恪、华罗庚肯定当不成北大清华教授。怎么办?造假。于是一时间假文凭购销两旺。学校,特别是名校,名目繁多、规模庞大的收费硕士班、博士班如雨后春笋。据说一个导师可能要带几十、上百个博士。那时我在中央财经大学带了一个博士,她的论文初稿送给我看,我整整看了一星期。注明了哪些地方要改、怎么改、可以参考什么书或论文。我退还给她时,她问了一个让我惊诧的问题:老师,您就是这么带博士呀?!我以为我犯了什么错,问道,有什么问题吗?她说,他们带那么多博士不累死呀!于是,我恍然大悟。所以说,中国也生产“水博”,不仅仅是“爱尔兰欧洲大学”。
4、怎么办?
唯一办法是改革。改变我们的制度,改造我们的学习方式。要有科学精神,求真务实。改变“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这种极坏的作风”。
学问起源于怀疑。要善于学习,敢于怀疑。不能迷信外国,也不能迷信权威。尤其是社会科学,学习时要有批判精神。什么都不能怀疑,不能议论,这是反科学的思维方式。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学生尤其要从这种反科学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
6、学问高低与学历
学问与学历并不完全对应。前面说到过《围城》中的人物方鸿渐和现实中的人物陈寅恪和华罗庚。
方鸿渐是海归,博士文凭是买来的。但是人品和学识还算不错。陈寅恪留学多国多校,但是没有文凭,没有大部头著作,连假学历、假文凭假著作也没有,有的是倔脾气。但是学富五车,成了清华大学“三不讲”的著名教授。华罗庚虽然去海外学习过,但是正规学历不高。成为了中科院院士,世界著名数学家。可见,高学问并不是由高学历决定的,也不是由大部头著作决定的。
为什么如今如此重学历、重著作,以至造假呢?这个问题值得每一个人深思,因为它已经成为了社会问题。
结束语:
我认为陈春花问题是一种社会现象,不宜针对具体人和具体单位进行炒作。目前看来,北京大学的处理方式是谨慎的。陈春花本人也比较低调、务实。社会现象应该多从社会角度剖析,引导社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2022.8.5
- ·国家发改委价格成本调查中心赴全国煤炭交易中心开展煤炭流通成本调研
- ·砸下数百亿美元补贴,拜登勉力打造“美国芯”
- ·国家医保局点名白云山,旗下3家企业虚增原料药价格、虚抬药价套取资金
- ·中方:愿以韩外长访华为契机,推动两国关系保持稳定发展势头
- ·银行涉房贷款大盘点:上半年不良攀升,但季度不良生成高点已经过去?
- ·不爱炸鸡爱咖啡?网红店Popeyes多店关闭,Tims大扩张
- ·报道称印度拟将中国手机厂商挤出低端市场,外交部回应
- ·中国中免:与中国旅游集团签署服务采购框架协议
- ·“薇诺娜”面霜被曝“发臭”?商家回应了……
- ·半导体尾盘暴拉,发生了什么?
- ·中国联通董事长刘烈宏高喊股价被低估!基金却在悄悄撤退
- ·国家网信办反诈中心监测发现多起针对未成年人诈骗事件
- ·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建设银行被罚133万元
- ·多空拉锯等待美国CPI 中线看向200日均线?
- ·招行员工携近200万潜逃20年,还买北京3套房,判了!
- ·国内成品油价四连降 加满一箱油少花5元
- ·外媒:尹锡悦视频会面马斯克,呼吁特斯拉对韩进行投资
- ·中信建投:中小盘为什么这么强?
- ·朱荣斌:房地产行业不会消失的,有变局就有机会
- ·两天两激励!电解液龙头股价、产品处底部,天赐材料“打一折”实为员工补仓
- ·私募继续“看多做多”,小幅调整后仓位仍在高位,后市看好“低估值水平+交易结构优化”
- ·绿康生化并购旋生旋灭 应从三方面防范忽悠式重组
- ·钱坤投资: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 披着龙头的外衣却藏不住庄股的气息
- ·湖北省商务厅原厅长秦军被“双开”!官方通报:大搞迷信活动、将个人费用在单位报销,侵吞公款...
- ·11月23日0-12时,海南东方市新增1例无症状感染者
- ·北京现“提前还贷潮”,房贷“补偿金”事件会引起银行大规模跟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