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进一步提升重大基础设施的韧性已成为现实需求
□记者 李荣 上海报道
11月19日在沪召开的专家重重大基础设施韧性国际工程科技战略高端论坛上,业内专家认为,进步基础进一步提升重大基础设施的提升韧性,已成为现实需求。设施
中国工程院三局局长高战军等专家说,性已现实需求基础设施是专家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进步基础国内各地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提升交通、设施能源、性已现实需求水利等基础设施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专家重有力保障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基础面对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新要求,提升“韧性建设”应运而生,设施成为21世纪城市化进程的性已现实需求关键词。因此,应围绕“重大基础设施韧性”开展研究,全面认识和解决该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提升重大基础设施韧性水平,最大限度减轻灾害风险,助力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事业发展。
国际工程科技战略高端论坛是中国工程院打造的知名学术活动品牌。论坛围绕工程科技领域重大方向性、前沿性问题开展研讨交流,发挥学术引领、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此次论坛聚焦了韧性城市的关键科学问题和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围绕城市韧性基础理论、交通系统与生命线基础设施韧性、地下空间韧性、大跨/高层结构韧性4个专题,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搭建了高水平、高层次的交流平台。
来自同济大学等高校和机构的研究人员认为,重大基础设施的设施网络,设施质量,服务能力都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体系的整体效能。过去几十年,特别是新时代的10年,我国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机场、港口、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实现了跨越式的提升。
进入新时期,基础设施建设从规划、设计、建造、运维等,在数字化、智能化的条件下,如何进一步提升重大基础设施的韧性,筑牢安全屏障,谋求更高质量的发展,都成为现实需求。
近年来,同济大学瞄准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发展需求,紧盯制约国家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科学难题,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同时,汇集各类创新资源,发挥学科群的优势,培育组建了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上海数字城市研究院,同济WCTRS国际交通研究中心,地震工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一批学科创新基地。通过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强化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和应用研究,全力服务我国新基建发展和韧性工程科技的体系建设。
- ·5G+工业互联网迈向规模发展新阶段 新一轮支持措施将出台
- ·水电外送量全国第一,这个大省为何还缺电?
- ·一年蒸发900亿,种植牙集采挤掉了通策医疗的市值泡沫?
- ·二审反转!主动请辞后10万年终奖遭拒发 渤海银行员工将老东家告上法庭
- ·政策支持高效节能电机 概念股二季度业绩环比显著回升
- ·17部门:完善生育休假政策,建立用人单位保障生育激励机制
- ·衰退阴霾下国际油价再现大跌 多重风险叠加未来仍存冲高可能
- ·杭州第三轮供地总起价410亿,房企拿地首期款可延付一周
- ·95后硕博士流向哪儿?这些二线城市“抢人”风头强劲
- ·威尼斯核心区人口首次跌破5万,古城恐变“鬼城”
- ·虎牙第二季度收入净利双下滑,但用户规模增长7.7%
- ·料厂再涨价?天气高温生猪养殖户补栏情绪却降温
- ·9月1日上市公司晚间公告速递
- ·厦门:连续三天全员核酸 核酸证明“逢进必检” 提倡居家办公
- ·小米13系列年底登场:标准版1080P屏 Pro版2K屏
- ·养老储蓄来了,对我们养老有多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