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座万亿之城定下2023年GDP增速目标:均超5.5%
随着各地陆续进入“两会”时间,座万P增一些万亿GDP城市2022年经济“成绩单”和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出炉。城定超
澎湃新闻记者梳理发现,下年截至1月4日,速目已有济南、标均青岛、座万P增长沙、城定超合肥、下年郑州、速目福州、标均东莞等万亿GDP城市公布相关数据。座万P增
此前召开的城定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下年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速目供给冲击、标均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但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
与此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放在2023年经济工作的第一条,并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和“要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
记者注意到,在已公布2023年增长目标的万亿GDP城市中,GDP增速目标大多较2022年目标有所下调,但都高于2022年实际GDP增速;同时,扩内需、促消费成为多地政府2023年首要任务。
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地方对2023年增长目标的设定,一方面可以看出各地对2023年经济复苏的预期是乐观的,但另一方面也面临着一些现实层面的压力,需要不断去适应、去克服。
2023年GDP增速目标敲定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12月13日共同发布的《经济蓝皮书:2023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5.1%左右,呈现进一步复苏态势。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近期也表示,5%是2023年GDP增长的一个底线。
具体到地方层面,24座万亿GDP城市中,已有济南、青岛、长沙、合肥、郑州、福州公布了2023年GDP增速目标,数值在5.5%-7%之间,其中,郑州、长沙分别是7%、7%左右,合肥、福州分别是6.5%以上、6.5%左右,济南、青岛分别是5.5%以上、5.5%左右。除济南GDP增速目标与上年持平外,其余5座城市2023年GDP增速目标较上年均有所下调。
不过,复苏仍是2023年经济的主旋律,相较于2022年GDP实际表现,2023年的目标仍是乐观的。
数据显示,从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总量来看,济南预计超过1.2万亿元,青岛预计突破1.5万亿元,合肥预计突破1.2万亿,东莞预计超1.1万亿元;从2022年GDP增速来看,长沙预计增长4.8%,合肥预计增长3.6%左右,福州预计增长5.2%以上,均低于三座城市相应的2023年GDP增长目标。
“考虑到2022年的低基数效应,再加上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疫情对各行各业运行的扰动会逐步消除,努力恢复经济肯定是2023年首要任务,后续可能还会出台更多政策去支持,因此经济复苏是大概率事件,2023年的目标要比2022年实际增速高一点。”付一夫说,但另一方面,增速目标又较上年目标有所下调,“这是地方基于自身现实状况的考虑,三年疫情的长时间影响,容易产生所谓‘疤痕效应’,给城市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难以立刻消除,还需要一个适应期。”
部分城市同时调低了规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目标。比如,郑州将2023年的目标定在8%以上,低于2022年的10%增长目标;长沙将其定在8%以上,也低于上年8.5%左右的增长目标;合肥设定在8%以上,低于上年的9%以上目标。此外,济南略有表述上的变化,2023年、2022年对该指标增长的预期分别是6%左右、6%以上。
此外,上述城市中有部分还公布了2023年投资和消费的增长目标。郑州、合肥将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目标定在10%及以上,其中,郑州为15%,合肥为10%左右,均高于上年目标。长沙、济南、青岛、福州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目标定在6%-7%,其中,长沙为7%以上,济南为6.5%左右,青岛为6%左右,福州为6%,均低于上年目标。
郑州、福州将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目标定在10%及以上,其中,郑州为12%,福州为10%,均比上年目标有所提升。合肥、长沙、济南、青岛四地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目标从5%到9%不等,其中,合肥为9%左右,长沙为7%,济南为5.5%左右,青岛为5%以上,除合肥与上年持平外,其余三地增长目标均较上年有所下调。
促消费成部分城市首要任务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2023年经济工作中的第一条,并提到,“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以及“要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
2022年12月中旬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明确提出,展望未来一段时期,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会更加明显,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拉动力,居民消费优化升级同现代科技和生产方式相结合,我国这一全球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还将不断成长壮大。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曾撰文分析称,展望2023,消费将随着消费场景修复、收入增长恢复和促消费政策出台以及低基数效应而明显反弹,全年预计同比增长9.0%。
从前述城市中已公布的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内容来看,不少城市将扩内需尤其是促消费放在重点工作的突出位置。
在青岛部署的2023年十二个方面重点工作中,“在扩内需稳增长上持续用力”为第一项,要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大力实施消费扩容升级行动,加快实施重大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持续释放内需潜力。
青岛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了消费,明确出台实施提振接触性消费的政策措施,推动文化旅游、住宿餐饮、批发零售等行业加快恢复。
福州2023年九大方面工作中,“坚持扩大内需”也是第一项,要求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包括加快消费提质升级、发挥投资关键作用、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合肥部署的2023年八个方面重点工作中,在第一项的“更大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里,明确提出,发展壮大市场主体、全力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消费加快恢复、强化要素支撑保障。在促消费方面,合肥表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全面提升消费能级,争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济南在2023年十个方面重点工作的第二项“着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加快提升发展质量效益”中,提出持续扩大项目投资、提高招商引资质效、促进消费恢复扩大、推动外贸增量提质、加快民营经济发展。
“扩内需要着重考虑发挥消费的作用。”付一夫说,相较于投资,2022年的消费表现比较低迷,换言之,未来消费的增长空间更大。但是,当前制约居民消费潜力释放的最大问题在于居民消费信心不足,“信心不足的根源在于疫情影响导致很多家庭资产负债表受损。”因此,修复家庭资产负债表、提振消费信心,是需要突破的重点,对此,首先要稳就业,让更多人拥有稳定收入来源,其次,从长期看,要着力推动居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同时优化消费环境,解决消费痛点等,推动内需释放。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各有侧重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2023年经济工作中的第二条。
对此,长沙、合肥、青岛、济南、福州等城市均有布局,不过侧重点有所不同。
长沙侧重先进制造业,要求深入实施产业发展“千百十”工程,提质升级“1+2+N”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加快新能源、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合肥将“加快战新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放在“更高质量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中的第一项,提出增强“链长制”服务效能,优化“16+N”重点产业链布局,加快壮大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集群,力争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成为第二批国家战新产业集群。
青岛提出推动优势产业扩能升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现代服务业优化升级,持续提升24条重点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济南强调“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要求坚定不移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实施加快建设工业强市三年行动。
福州则强调,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推进新型工业化、做优“四大经济”、构建现代服务业新体系。
- ·《阿凡达2》卖座率达85%!美最大院线CEO感谢马斯克:推特真强大!
- ·海南省委原常委、三亚市委原书记童道驰一审被判死缓
- ·戳穿“假治污”的“真把戏”:使用“COD去除剂”干扰环境监测入刑
- ·蒋福财:黄金早盘高位空 原油反弹继续空日内操作思路
- ·湖北银行股份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大林被开除党籍
- ·余永定:如何确保美元外储安全?
- ·一箭九星成功入轨,“吉利未来出行星座”布局硬核科技生态
- ·沙特计划建设全球最大规模建筑 延伸数十英里
- ·世界杯,开幕!网友:“我的DNA又动了!”,中国企业13.95亿美元成本届最大赞助商
- ·信美相互数据信息总监童国红:互联网技术发展推动保险行业进入数据驱动第二增长曲线
- ·法媒:每周只能浇花园一次,三年旱灾令洛杉矶严格限水
- ·巨丰投顾:“宁王”市值重返万亿 赛道股全线启动下行情来了?
- ·文化和旅游部:高风险地区和高风险点位不得开展社会艺术水平现场考级活动
- ·商务部谈亚马逊停止中国区电子书业务:属于市场经济中的正常现象
- ·快讯:三大指数走强科创50指数大涨超4% 科创次新股掀涨停潮
- ·农业农村部:将推动大中城市周边积极发展速生菜、芽苗菜生产
- ·千亿龙头双双涨停!中字头概念大热,“低估+分红”成亮点,六大方向值得关注
- ·国网四川电力已恢复4.8万余户供电,对部分区域开展应急供电
- ·众多大厂已砍单!IDC:中国今年手机出货量料降11.5% 下半年阻力有望减弱
- ·沙特计划建设全球最大规模建筑 延伸数十英里
- ·借力世界杯,分羹2290亿美元!在“水比油贵”的卡塔尔,中国企业建造了14个足球场大的蓄水池……
- ·亚马逊停止Kindle中国电子书店:电子书阅读器可退货
- ·中央环保督察组:内蒙古2018年以来违规建设“两高”项目多达42个
- ·手机电脑卖不动,缺了两年的芯片多到爆仓?
- ·SPAC公司Metals Acquisition将以11亿美元收购嘉能可旗下铜矿
- ·上海静安区通报3例阳性感染者详细情况→
- ·光大期货【尿素】:短期盘面仍存向上突破概率
- ·北京银保监局:截至5月30日辖内机构网点开业2348家 开业率50.82%
- ·B站虚拟主播谎称被拐卖 账号遭封禁内容不实引热议:律师称可拘留教育
- ·登上热搜!腾讯薪酬改革刷屏,升职≠加薪!什么情况?高瓴也裁员?紧急辟谣...
- ·长安汽车称开机广告时长较短不会更改,车机弹窗尚处监管空白
- ·常态化核酸检测堵在哪?专家提出多环节改进方案
- ·小常识与大道理|正确处理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
- ·商务部:2021年我国企业外汇套保率同比上升4.6个百分点,将从三方面支持企业应对汇率风险
- ·宁愿烧掉也不给欧洲?俄罗斯每天烧价值一千万美元的天然气,梅德韦杰夫:价格还会涨
- ·洗发水卖不动了,老牌日化拉芳爱上投资理财,豪赌1亿抄底“全球医美第一股”